瀏覽數 828,745

新4好運動,血管跟你一起變年輕

好運動、好體重、好血壓、好關係,4好顧血管,且看心血管專家怎麼做。

有高血壓也不用怕,把血管保護好,一樣能過有品質的生活,試試看以下方法:

1.一次運動持續10分鐘

血管老化在所難免,但運動可以讓它延緩發生。美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,70~75歲的人血管會自然老化變硬,但有運動習慣的人能延後發生。

而且,運動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。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心臟功能重建室物理治療長黃心怡提到,只要持續10分鐘中等強度的全身性運動,每週150分鐘就能達到運動效果。

研究發現運動持續10分鐘以上能讓心跳加快,心輸出量增加,真正燃燒到體內肝醣、脂肪,而短時間的肌肉收縮只能消耗血糖,燃燒能量,下一餐進食很快又補回來,黃心怡解釋。

把運動融入生活中,騎腳踏車去買菜、下班提前兩站下車走路回家,低度的運動只要超過10分鐘,仍能達到運動效果。以影響血壓的波動來看,快走比騎車、慢跑好,不會讓血壓一下往上衝,或者慢慢騎也不錯,這些較緩和的運動也適合高血壓的人,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陳肇文說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而且,運動是最好的護身符,可以及早揪出血管病變。

「要動才知道血管出問題,」台大內科主治醫師王宗道說當爬樓梯,跑步或做任何運動覺得喘、胸悶、胸痛或頭暈,表示血管輸出血量不足造成局部組織缺氧、疼痛。建議立刻停下來休息,並盡快就醫。

他每週有一天必定不厭其煩爬7層樓梯為病人做心導管檢查,一方面運動鍛鍊,另外也能監測個人的心血管狀態。

運動還能讓血管發揮最佳功能。

陽光灑落振興醫院的心臟醫學中心,兩位中年男士雙手握拳、兩腳敏捷移動,把拳擊有氧打得極有力道,完全看不出曾動過心臟手術。

「即使血管生病了,運動可以讓你做比較多的事,」黃心怡舉例,就好像車子跑了300公里,引擎磨損厲害要報廢了,但運動就有辦法讓老舊磨損的引擎繼續跑下去。

已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人,每次10分鐘,每週150分鐘的中度運動,就能少吃一顆血壓藥、降低四分之一的心血管疾病再發率,黃心怡說。

而且,運動是心臟手術後的必要復健,不僅能控制病情穩定、減少後續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,再住院率及死亡率也大幅降低。

振興醫院曾針對院內46位心臟手術後的人做研究,發現經過運動復健回到工作崗位的,有近6成體能滿意度高、疲勞感低,生活品質變好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不過,心血管疾病的人要避免高衝擊運動,如舉重、爬樓梯、仰臥起坐等瞬間增加心跳量的運動,避免血壓爆衝的危險。

運動前最好做足暖身,讓血管有餘裕去適應變化。「至少抽出總運動時間的三分之一去熱身,」黃心怡提醒。

天氣變冷也會影響心血管功能。建議在溫、濕度控制好的室內運動,且外出時要做好保暖工作。目前各大醫學中心也有心血管運動中心可供洽詢,提供安全有效的運動方式。

2.維持正常體重

控制體重比吃低鹽食物更能強健血管。脂肪細胞會釋放改變肝臟膽固醇代謝的細胞激素,增加血液中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含量,讓血管收縮增加血壓;這種激素還擾亂胰島素作用,增加血液裡的葡萄糖量,讓身體器官為糖尿病所苦,並且大腦會釋放「我餓了,多吃點」的訊息,讓肥胖更加惡化,曾任美國心臟病協會主席瓦倫汀‧福斯岱爾(Valentin Fuster)醫生說。

把體重降到理想體重好處多,不但能減少壞膽固醇15~20%,減重1公斤能降血壓1毫米汞柱,12公斤就能減掉1顆降血壓藥。

但減重不需要太快速或太激烈,建議一週不要超過1公斤,以免損傷血管。

過度減肥猝死的案例時有所聞,陳肇文就碰過一位30歲的女生採用節食手段急速減重,恢復正常飲食後不久竟然中風送醫急救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「快速、激烈的減肥方式對身體不好,」陳肇文認為,節食讓血管營養狀況變差也變得脆弱,一旦回復正常生活,只要遇到大吃大喝或運動過量就很容易「爆血管」,要特別小心。

每週至少量1次體重,確認血管負擔不會太大。

3.經常量血壓

血壓是最單純的血管好壞參考值,建議40歲以上的男性至少每週量一次血壓。

血壓如同海浪起伏波動,最怕起風吹起大浪衝破防波堤。有些人會在週末補償式的拚命運動或暴飲暴食,「就像拿石頭砸自己的腳,」陳肇文搖頭說,血壓逐漸加速上升,然後唰一下掉下來,這種雲霄飛車式的血壓波動最傷血管。

減少血壓大幅波動,血壓控制好能大幅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。刊登在美國《高血壓(Hypertension)》期刊的研究表示,收縮壓每下降2毫米汞柱,中風死亡率減少6%、冠心病死亡率則少4%;舒張壓降低2毫米汞柱中風發生率下降15%,冠心症下降6%。

控制血壓還能讓心臟「回春」。陳肇文援引國外研究說,只要糖尿病及腎臟病人血壓持續控制在低於130/80毫米汞柱,1~2年內半數以上心室肥大的狀況都能改善,回復健康心臟。

目前台灣連便利商店也可以量血壓,若經數次量血壓都在正常範圍內(<120/80毫米汞柱)則可每3個月測量1次;如果血壓偏高,建議早晚各量1次,收集一週數據後,請醫生判斷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40歲以下的人每3~6月量1次血壓即可。

4.維持好關係

此外,多和你的另一半出去走走、培養夫妻關係,也能讓血管更健康。

多項研究證實,夫妻關係好的人心血管疾病少、活得比較久,比如美國紐約大學針對全美50州350萬人研究發現,結婚的人比起單身、離婚或鰥寡的人,更不易罹患心血管疾病,可能原因是配偶會鼓勵他們好好照顧自己。

心血管專家如何愛護血管?

「不用迷信什麼神奇方法,」王宗道說,目前保護血管的方式已足以逆轉老化血管,他每週量體重,不吃零食、精緻糖,吃東西前一定先翻看食品標示,太多加工品的不吃,難怪皮膚緊繃細緻,常被人誤認醫學院才剛畢業。

陳肇文則說要懂得掌控工作生活的鬆緊節奏,即使身處高壓生活中也不忘偶爾發呆、放空,讓血壓處在合理規律波動範圍內,「給自己5分鐘,什麼事情不要忙過頭,」他說。教學上課也一樣,每小時休息5分鐘,會比連續幾小時再做個大休息,效果好很多。

有時病人太多看不完,他就調整看病速度,有些病人看慢一點、多話話家常,放慢腳步,心情、血管放輕鬆,血壓也不會破表。

他建議定期體檢量測血壓並抽血檢測膽固醇、血糖及血脂,40歲以上健康人每年驗1次腎功能,40歲以下2年1次,確保血管功能。

廣告 -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

編按:此文為2014年發表,文中人、事、物背景或已有調整、變動,造成不便還請見諒。

 

延伸閱讀

您正在閱讀

《戒糖顧血管》

猜你喜歡

活動看板

其他人也看